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74章儒

關燈
第74章儒

有個名叫張堯的年輕人,在離開雲州家鄉之後,一路進入玉州,並且繼續南下。可惜年輕人修為不高,只有化靈初期,腳力註定也就不快。再加上連年大戰,很多地方交通不便,道路難行,匪患橫生,年輕人只能停停走走。

這一走,便是十多年。

張堯記得,自己剛剛離開家鄉的時候,還是個年輕人。當時大離兵鋒直指雲州,征討禦靈宗,整個雲州遍地狼煙。張堯的家鄉,雖然地處偏僻,並不在大離戰部的行軍路線上,得以幸免於難。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,張堯的家鄉,沒毀在這場兵禍當中,卻在之後的流民暴動中被摧毀。

因為整個雲州幾乎完全被戰火覆蓋,太多的人活不下去,只能做了流匪。

在讓自己活下去和別人活下去的選擇之間,絕大多數人,會選擇前者。

張堯記得,那一夜,村子裏的火光格外刺目。哪怕是深夜,仍是燒紅了半邊天。

村子被毀之後,張堯雖然遺憾,但也沒有太多留戀。一來村子被毀之前,張堯已經預料到那些流民可能會到來,預先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,以及家裏本就為數不多的一點點財產,事先轉移了出去。所以那一夜村子被毀,其實對他並沒有那麽大的影響。

不過,村子既然毀了,接下來張堯便需要考慮去處。好在母子二人多年節儉,倒也攢下了一些錢財。尤其是張堯前些年和村子裏一位範姓夫子關系很好,那位範夫子前些年離開了村子,臨走之前,隨手送了張堯一顆珠子。後來張堯才知道,那顆珠子竟是一件特殊的聚靈法寶,可以幫他凝聚靈氣,加快他的修行速度。所以當村子被毀的時候,張堯已經是煉氣期六重天的修為,足以帶著母親自保生活。

此後的幾年裏,張堯帶著母親,四處流亡生活。張堯心思敏銳,每次所在的地方有危險到來,他總能提前察覺到,然後提前離開,所以幾年間倒也是有驚無險。

然而遺憾的是,張堯的母親,本就身體孱弱。因為早些年的生活過於困頓,留下了一身的暗傷。最終,幾年之後,張堯的母親病逝。死時雖有掛念,卻已無憾。

因為此時的張堯,已經長大成人,而且已是煉氣期巔峰的修為。以張堯的性子,未來想必肯定能夠很好的活下去。

將母親埋葬之後,張堯卻反倒迷茫了。

之前的幾年,他帶著母親流轉各地,雖然生活艱難,但好歹還有個目標。然而如今,母親去世,接下來該去哪裏呢?

想了很久之後,張堯想到了自己昔日認識的那位範先生。

範先生臨走的時候說,他會去南邊很遠很遠的地方,也許這輩子都不會再回來。範先生還說,若是他將來不知道該去哪裏的時候,可以一路向南方走。也許,路上會有他想要的一切。

於是,這一年,張堯將自己全部的家當,裝到了一個包裹裏面,背著包裹徹底離開了家鄉。

遠行之人,總是不易。尤其是像張堯這樣,修為低弱,身上又沒有什麽錢財的人,想要遠行,更加困難。好在張堯並非愚笨之人,一路上走走停停,每到一地便想辦法賺錢活命,賺到了足夠的路費便繼續南行。在路上,張堯不知不覺之間,竟是直接突破了化靈期。在進階化靈期之後,張堯的路總算稍微容易了一些,但也僅限於一些而已。因為當時各地戰事還是很多,很多地方都禁止通行。尤其是大離拿下雲州南部之後,更是直接封禁了對北方四界的所有道路。如果貿然強闖的話,會被當成探子或者走私修者,直接處以極刑。張堯又不想繞路,所以只能先摸清當地駐防修者的巡查規律後,再悄悄找機會偷渡。

隨著南下的路走的越來越遠,見到的人和事越來越多,張堯對書上的那句話,開始越發的體會深刻。

寧為太平狗,不做亂世人。

亂世,人命不如草。

張堯大概自己也沒想到,這一走,便是十多年。從雲州南部的那個小山村,一路走到了玉州中部。

玉州中部,如今已不是大離的地盤,而是北方四界議會的地盤。而且,傳說中的四界議會,便坐落於那座玉州界城。傳聞中的那位四界之主樂桓,也在玉州界城內。

張堯覺得,既然自己都已經到了玉州,自然是要去看看那座玉州界城。想親眼見見那位四界共主樂桓,多半不太可能。但能夠見見玉州的風土人情,增長一下閱歷,也是極好的。

張堯如今也不知道,自己到底為何要遠行。

或許,是為了一個答案?

範夫子曾告訴過他,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裏路;行萬裏路,不如見萬種人。張堯很想知道,這個亂世到底是因何而起,為何會讓自己有那些不願回首的經歷,又如何才能結束這個亂世。

這些東西,書上都沒寫。

所以,張堯覺得,答案應該在遠方。或許,自己走的更遠一些,就能找到答案了。

走了十多年的路,當張堯終於抵達玉州中部的時候,終於聽到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消息。據說修真界的幾大勢力,在中州坤盧山上舉行了一次和談會議,然後還達成了共識,開始全面停戰。這個消息,對於很多底層修者來說,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。連年的戰亂,讓無數底層修者流離失所,生不如死。停戰,便意味著以後不會再死那麽多人了。

抵達玉州中部後,張堯一路來到玉州界城玉陽城。傳聞玉陽城始建於大離開國之初,因為建於玉山之陽,故此得名。這座玉州界城,如今已是北方幾界最核心的中樞所在,地位十分重要。

張堯長了這麽大,頭一次見到這麽雄偉的城。

入城之後,張堯也算是大開眼界。如今的玉陽城,在北方議會的管理下,無比繁華。隨意走在大街上,偶爾都能看到周天境高手。這在其他地方,可是萬萬見不到的。出身小山村的張堯,此生從未見過這樣繁華的巨城,這種震撼可想而知。

按照張堯的打算,這次既然到了玉陽城,肯定是要在這裏生活一段時間。少則數月,多則一年。玉陽城十分繁華,在這裏做事,賺錢修行,也要更容易一些。然而,當張堯打算在城內找一處落腳的地方時才發現,玉陽城固然繁華,但花銷也是真的嚇人。就算最普通的住宿環境,也要比其他地方高上十倍不止。

張堯雖然已是化靈期修為,但身上的錢財其實並不算多。好在玉陽城夠大,一個化靈期修者,想找一份工作倒也不難。數日後,張堯找到了一份商行護衛的工作,平時除了幫這家商行充當一下化靈期護衛之外,倒也沒什麽別的事情。

然而這一日,當張堯路過那座雄偉四界議會殿堂時,卻發現有數千名修士聚集。張堯向周圍的人打聽過之後才知道,這些人竟是從前線退下來的老兵。更讓張堯感到意外的是,這些從前線退下來的老兵,竟然是因為停戰的事情。

這些老兵,反對停戰,要求北方四界繼續和大離死戰。

這種場面,張堯還是第一次見到。

張堯在周圍,看了整整大半天的時間。

因為張堯實在想不明白,為何這些老兵會堅持繼續戰鬥?停戰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修者而言,都是一件好事?難道,這些老兵就不怕繼續戰鬥,會在戰場上送命?

直到入夜之後,終於三三兩兩的起身散去。不過,聽他們的意思,明天還會再來。

在這些老兵離開的同時,張堯趕忙上前,找到一名看起來年齡已經很大的化靈期老兵,開口叫住了他。

“老哥,能不能請你喝杯酒。我沒上過前線,能不能請你幫我說說前線的事情?”

這名被張堯拉住的老兵,開始有些狐疑,不知道張堯是什麽意思。不過,老兵大概是身上囊中羞澀,倒也沒拒絕張堯的邀請。兩名化靈期修士,最後找了一家還算有些檔次的食閣,挑了幾個時下玉陽城最適宜的小菜,還有兩壺靈酒。

“我們為什麽要求繼續戰鬥?這不是明擺著的事情嗎?”

在張堯提出自己的疑問後,老兵只是一陣苦笑,笑容中帶著酸楚。

“如果雙方就此議和,以後邊境上再無戰事,我們哪還有機會對大離的那些畜生覆仇?”

“我本是玉州南邊的一個小家族的族長,我們全族的人,昔日都死在了大離的進攻當中。我兒子,我孫子,我媳婦,還有我們族內數百號族人,無一幸免!若不是我命大,也早就死了。”

“後來我為了報仇,加入了邊軍戰部。這些年我沒少殺大離的人,別看我修為不高,但在戰場上廝殺的經驗可不少。這些年直接死在我手上的大離戰修,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。至於大規模的戰部沖陣傷亡,那就沒法算了。”

“大離的人,都該死!”

“可如今,他們說和談就和談了?他們可以返回自己的家鄉,那我的家呢?他們憑什麽不打?!”

“……”

幾杯溫酒下肚,老兵不知是真的醉了,還是心情過於悲怮,竟是嚎啕大哭起來。

張堯久久無言。

這種悲怮,他能夠理解。

老兵的全族上下,都死在了大離掀起的戰亂當中。張堯何嘗不是如此?昔年村子裏的那些長輩,雖是死於流匪之亂,但細想之下,何嘗不是因為大離發動的雲州大戰?

連年大戰,讓太多人變得和張堯或者老兵一樣,失去了自己的所有親人故舊。

“可是,雙方議和,總歸是件好事。”

張堯嘆了口氣,拍了拍老兵的肩膀,安慰道:“如果再打下去,還有更多的人要死。以後雙方議和,邊境上再無戰事,以後的人,便不至於像我們一樣,再失去那麽多的親朋故舊。”

在聽到張堯的話之後,老兵只是搖了搖頭。

“這個道理,你以為我們這些老兵難道就不懂?不是!這些道理,我們都懂!可天大的道理,換的回我全族人的命嗎?”

“如果議和這件事,真的再無回旋餘地的話,老子回頭馬上就從戰部退役,然後偷偷潛入到大離那邊。我也不濫殺無辜,我只找當年殺我全族的那支戰部。只要是這支戰部的退役戰修,老子找到一個殺一個!這輩子就這麽耗上了!”

對於這名老兵的執拗,張堯並沒有多勸阻什麽。因為他知道,對於這名老兵來說,心中的那份積郁和仇恨,是無法用單純的大道理來改變的。

老兵想報仇,這件事有錯嗎?

百年亂戰,讓修真界內部的各大勢力之間,已經打出了血仇。張堯很清楚,這種仇恨,絕不是一份坤盧山和約,就能直接了結的。最重要的是,真正決定這百年戰爭的人,恰恰是那些為了所謂的證道,而付出一切的人。而對於絕大多數的底層修者來說,他們想要的,或許只是一個太平日子罷了。

張堯覺得,為了家國天下而死,值得!但為了其他人的證道飛仙,普通修者卻要鬥個你死我活,值得嗎?

好在,隨著坤盧山和談的成功,這一切都暫時結束了。

“先生,您曾和我說,如今這個世道,之所以亂象紛呈,人間處處不得太平。最根本的原因,其實是因為人心壞了,人人心裏缺了規矩二字。心裏沒了規矩,做事便無所忌憚,限制不住自己的欲望,所以便天下大亂。”

“您還說,限制人心的根本,無外乎人之所需四字而已。”

張堯眼前陡然一亮。

過去的十多年,他一直不知道,自己一路向南,到底想找什麽。

如今,他知道了。

他想找的,其實就是約束人心的規矩。

“若有朝一日,我真能找到這規矩。先生,便按您所說,這規矩以人心為本,約束人心。”

“人之所需,即為儒。”

“若是我日後真能找到這規矩,這學問便叫儒學吧。”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